古代的美容美发,有相当高的从业标准。它并不是印象中的挑着担子满街窜,也不是一个门面加一套工具的洗剪吹,那些只能叫剃头匠。
明朝《永乐大典》中收录了《净发须知》一文,文中记载了净发业的相关梳剃事宜。
《净发须知》最早由宋朝的净发艺人编写,元人在此基础上修改、完善,是古代净发社的规程性文件。
净发社的美发师被称为——净发伎艺人,当然,理发也不叫理发,而叫卖艺。
净发艺人除了要有精湛的理发技巧,还要有很高的个人素养。《净发须知》对艺人的从业要求、言谈举止做了详细的规定。
一要惺惺伶俐,二要眉目分明,三要口谈舌辨,四要出言尊至,五要经师稍学,六要行院皆喜,七要识得本事,八要明智信行,九要手段周圆,十要轻梳细剃。
作为一个净发艺人,首先要眉清目秀,仪表堂堂;其次要能言善辩,识文断字;而且要会察言观色,懂圆滑世故;还要有自己的跟脚,即师出有门。除此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口碑,得到同行的钦佩。
显然,这个工作不是普通人能干的,这项服务也不是老百姓能享受的。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现代的“高端美容美发”,它的服务对象都是王孙公子、巨富显贵。
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净发须知》中有一整套的话术和表演流程,文中极尽铺排夸饰之能事,大到净发梳剃的全过程,小到各般器具及梳剃手法,反复渲染,不一而足,极力表现艺人的高超水平。
同其他行业一样,净发业也有自己的开山祖师。
《须知》有云:
问来历,有宗有祖。
世尊释氏度阿难,乃摩顶之初;
先圣罗公传七子,乃发端之次。
释迦摩尼为阿难尊者削渡,是最早的净发,当然,这只是个托词而已。
先圣罗公,才是净发业的祖宗。
据说,罗真七岁就学会了理发。如前文所述,净发艺人须有很高的个人素养,罗真也同样是相貌堂堂,文采风流。后来还中了举人。
罗真在做官的同时,还经常给唐玄宗理发。
民间有传说,武则天的儿子驴头太子脑型怪异,剃头匠战战兢兢不敢下手,很多人因此掉了脑袋。年幼的罗祖代师为太子剃发。
事毕,太子非常满意,他也成了太子的专属理发师,名闻天下。
从此,全国的剃头师傅都尊罗真为祖师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