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换权益”告别鸡肋保单
摘要:其实,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变化,保单的內容也应该适时调整,最好每1到2年就把保单拿出來检视一下,或是找保险代理人帮忙查看保单是否需要做出调整。因而保险公司对保单转换有相关的限制,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并不是所有的险种都可以进行转换,必须视当时保险公司开放转换的险种而定,随着产品的替换,保险公司一般会定期更新可转换的险种。二、转换都有相关限制,比如投保满两年并且还在缴费期内的保单才可以转换;而保单效力中止或者已经变更为减额交清保险的,则不能进行转换。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理财观念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保险作为家庭理财的"帮手"。但是不少市民往往买了保险之后就束之高阁,以为有了保险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变化,保单的內容也应该适时调整,最好每1到2年就把保单拿出來检视一下,或是找保险代理人帮忙查看保单是否需要做出调整。
市民王先生于6年前购买了某保险公司一款缴费20年、保额20万元的定期寿险。初买保险时,王先生刚准备结婚,收入有限,选择的保障范围比较窄,保额低。现在,工作步入上升通道,有了一个3岁的女儿,虽然收入明显提高,但身上的和压力也重了很多。王先生意识到保障型保险的重要,希望能对现在的保单做个调整,提高保障额度,但是退保后重新投保,显然得不偿失,那又该如何处理现在的"鸡肋保单"呢?
像王先生这样的市民不在少数,购买了保单后,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发现原来的保单已经不适合自己了。保险专家表示,遇到类似的情况,有一种叫做保单"可转换权益"的条款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投保人可根据合同条件将现有的保险合同转换为其他更需要的保险合同。比如王先生就可以利用自己保单中"可转换权益"的条款,将20年期的定期寿险转换成缴费20年期,保额40万元的终身型定期寿险。
定期保障过渡到终身保障近些年,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罹患重大疾病的几率也有走高的趋势,重疾险已成为不少市民的首选险种。刚刚参加工作的小林在专家的建议下也想为自己购买一款重疾险。摆在小林面前的是两种选择:其一为年缴费2000多元、20年缴费、保障到55岁的定期重疾险;其二为年缴费6000多元、20年缴费、保障终身的终身重疾险。考虑到55岁后重大疾病的发病风险更高,两个险种中,小林更中意终身重疾险。可是,以小林现有的经济实力,只买得起缴费2000多元的定期重疾险。到底是退而求其次,购买定期重疾险,还是暂时搁置计划,等到有足够实力时,再一步到位,购买终身重疾险?小林举棋不定。
专家建议,像小林这种情况,如果等到经济实力足够时再购买终身重疾险,那么在这段空档期,无疑将自己暴露于风险之中,毫无保障。"小林可以在刚刚工作时,先购买缴费便宜的定期重疾险,为自己准备一份保障;等到经济实力足够时,再向保险公司申请"可转换权益",将手头的定期重疾险转换为更为实用的终身重疾险。"
降低保额减少保费王先生是一位生意人,3年前曾经买过一份高额投资型终身寿险。金融危机来袭后,他的生意每况愈下,在这种状态下,王先生已经承担不起高额的保费。保险业内人士建议,不妨利用保单"可转换权益",降低其保额从而减少保费缴纳。
由于经济能力下降,消费者之前购买的比较昂贵的储蓄型保险,无法支付续期保费。为了使自己的保障部分继续有效,可以依靠原有各类储蓄型保险内积累的现金价值,来转换为定期型的、所需保费较少的险种,使自己的人身保障继续有效。
保单转换有讲究保单转换可以将自己不需要的保单转换成另一张自己需要的保单,既不用损失退保费用,也完善了自己的保障安排。不过有关专家提醒。因而保险公司对保单转换有相关的限制,消费者在购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并不是所有的险种都可以进行转换,必须视当时保险公司开放转换的险种而定,随着产品的替换,保险公司一般会定期更新可转换的险种。
二、转换都有相关限制,比如投保满两年并且还在缴费期内的保单才可以转换;而保单效力中止或者已经变更为减额交清保险的,则不能进行转换。客户需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转换,不要因为超过规定的时间而丧失该项附加功能。
三、如果从一般寿险转换为重疾险等健康保险,可能需要进行体检。
四、特殊险种如定期险转换需要重新计算年龄。
五、根据转换险种的不同,保险公司可能要求客户补交或退还客户转换产生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