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台湾绘本作家方素珍说,自己在35岁以后,人生所有养分几乎都来自绘本。
作为家长,我们都知道,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最好的方法,是最直接有效的学习途径。
绘本阅读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有助于让孩子懂得许多道理、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儿童形成图像思维方式,丰富儿童的想象力等。
正是因为如此,许多明星子女从小也在看绘本。
邓超对于等等和小花的教育毫不含糊,一有空就会花时间陪伴小花和等等,为他们讲故事:
网上有一张章子怡带娃弹吉他,增加宝宝乐感的照片,眼尖的爸爸妈妈却发现,旁边还有一套专给1-4岁孩子看的绘本:
林志颖教育娃的方式是亲子互动,带着娃各种玩耍,用绘本的方式让小小志喜欢上阅读:
3-8岁是阅读教育的关键期。早期阅读活动可以使孩子建立浓厚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基本技能。
幼儿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等,综合促成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与技能。读本的出现,无疑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元的阅读素材。
但是,从阅读的实践中,家长们感到比较困惑的是,如何甄选适宜孩子阅读的读本,在绘本分析中如何准确分析把握,如何运用恰当的策略支持引领孩子领略读本的真正价值。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方面的话题,希望能为家长们排忧解难,帮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
01无论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还是阅读策略都要以孩子为本
1.根据年龄特点,甄选优秀读本,引发阅读兴趣
绘本,作为一种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内容和形式的读物,构图巧妙、造型生动,色彩优美。选择绘本,家长首先要做的,是从孩子阅读水平和阅读目标出发,甄选不同年龄段所适宜的读本作为研究媒介,选择推荐适宜自主阅读的绘本。
2.优化阅读过程,保持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的策略研究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当阅读内容能引起兴趣时,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投入到活动中去。优秀的绘本可以将孩子带进一个鲜活而又充满惊喜的世界里,这是现在许多绘本所独有的特质。
孩子虽然会对精彩的故事内容和精美的绘画风格所吸引,但如果家长只是就绘本而讲绘本,那兴趣随着故事的结束也将随之终结。
家长要将绘本故事结构进行有机重组,既达到阅读目标又能使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不断深入而层层递增,始终保持专注和投入,并形成一种习惯。
3.深入分析绘本,以绘本情境为支架,有效支持阅读理解的策略研究
孩子在阅读过程中总是不停地问:“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说明他们正在努力“读懂”,试图领会故事信息的含义,完成对绘本的理解。
不同的绘本有不同的逻辑结构,很多绘本中都具有独特的视角和事物发展的顺序和线索。但是这些元素是巧妙融合在绘本之中的,需要家长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加以提炼、分析,最终设计实践,才能将蕴含其中的关键元素真正让孩子体验和感受到,再依据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不断地拓展与延伸。
02如何甄选绘本,深入分析绘本价值
阅读是游戏,是生活,一切摄入孩子眼帘的外界刺激材料都是孩子阅读的内容。优秀的绘本能给孩子带来愉悦和幸福感,让孩子从中体会阅读的乐趣。
图与文相辅共存的关系又能够很好的促使孩子在阅读中逐渐提升理解能力,提升对画面的领会、感受和联系的能力。在孩子欣赏故事的前期,家长应首先为他们精心选择优秀的故事作品,把自己作为一个读者,用真诚的心灵感悟作品。
通过为孩子解决“读什么”的问题,也促使了自身去了解绘本、阅读绘本、多角度的分析绘本,深刻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和内涵,做到绘本选择的适宜性。以下为我总结出的甄选阅读绘本的原则:
1.绘本贴近生活,图画为主
绘本的内容内容要符合孩子心理的想象,贴近孩子的生活,容易引起孩子的体验和共鸣。绘本画面色彩鲜艳、直观生动、具体形象,便于引发孩子聚精会神的观察。
2.绘本情节丰富,结局意外
孩子在阅读时,容易被有趣、曲折、富有新意、带有悬念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出人意料的结局更是让孩子体验到阅读的乐趣,帮助他们扩展理解力、想象力、思考力。
3.绘本风格适宜,辅助语言发展
故事语言必须有自然的、美妙的韵律,便于孩子模仿,从而进行情感交流及表现表达。
4.绘本难度适宜,符合思维特点
我们在为孩子挑选绘本时,既要满足孩子的需要,又要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让孩子在边阅读、边联想、边思索中完成阅读。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我选择了一些适宜的绘本来举例说明:
3~4岁绘本——画面重复、语言简练、角色鲜明
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不稳定,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较弱,适合画面简单重复,故事语言简练、角色形象鲜明的绘本。如:《云朵棉花糖》、《想吃苹果的鼠小弟》、《好饿的小蛇》、《蹦》、《啊呜》、《小老鼠分果果》、《蜗牛的便便》等。
4~5岁绘本——主线清晰、连续性强、细节丰富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但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看书,需要故事主线清晰,连续性强,画面细节丰富的绘本。如:《母鸡萝丝去散步》、《鼠小弟的小背心》、《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苍蝇苍蝇快走开》、《白杨村的美容院》等。
5~6岁绘本——角色多个、情节丰富、富有内涵
这个时期的孩子能够比较清楚地看到故事发展的过程,又能较为深入的理解故事,适宜出现多个角色及对话,情节稍复杂,有一定内涵的绘本。如:《鳄鱼和长颈鹿》、《我有友情要出租》、《逃家小兔》、《兔子萝里》、《一封奇怪的信》等。
03把握绘本的深层价值,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面对优秀的绘本,家长要善于挖掘其最大教育价值,进行透彻地分析、设计并为孩子提供有利于自主阅读的支架,发展孩子的阅读策略。家长要本着挖掘绘本内涵,分析绘本的多种线索,把握绘本的深层价值去开展,使绘本充分释放它的光彩,使孩子真切的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阅读理解能力。
1、分析绘本,引发孩子参与兴趣
每一本绘本的内容都是丰富的,阅读中蕴含着多重价值。家长要针孩子的特点进行深入地分析,选取最适合孩子接收、理解的情节、画面和内容进行展开。在此过程中,保持孩子积极的参与兴趣,牵引孩子进入阅读活动和材料中去,才能有效地促使孩子“看进去、听进去”,更好地理解阅读内容。
举例1《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画面简单,形象鲜明,每一个角色都具有夸张的神态动作,非常符合3~4岁孩子的认知特点。
家长可以在前期对读本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去掉几幅与主题关系不大的画面,不用拘泥于绘本进行讲述,而是另辟蹊径,在孩子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采用倒叙的讲述方式,引导孩子去猜测小动物如何运用自己的本领摘到苹果,让孩子大胆地猜想和表达,并体会情节的幽默性。
对于画面中几处标志线的引导,可以运用遮挡一部分画面,让孩子猜想的方法。通过这一策略的实施,使亲子间始终保持着积极而有效的互动,孩子不但感受到夸张、有趣的故事情节,还能深刻地理解故事内容,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举例2《云朵棉花糖》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能很快引发孩子的兴趣,他们将很快进入角色。针对读本中描述的云朵“软、轻、柔”的特点,家长可以运用直观的看、听、想的方式,运用棉花制成白云道具,引发孩子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去阅读和理解书中内容。
举例3《白杨村的美容院》一开始就可以利用美容师开了美容院这一噱头调动了孩子的兴趣,4~5岁的孩子已经具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语言表达能力也在逐步提升。家长可以用小羊们在美容院里都能做些什么呢?引发孩子的猜想。
随后,小羊们把毛多次染成了不同的颜色,孩子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观察画面,猜想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小羊们多次遇到麻烦,引导孩子自己总结出“还是白色的毛最漂亮”这句话,这就是对故事主题最好的诠释。这种阅读方式的设计正是从孩子兴趣来出发,抓住他们的需要巧妙设计的,很适合他们进行。
2、高效提问,促进孩子有效倾听
提问是家长在进行阅读活动中广泛运用的一种主要手段,阅读活动中紧凑、准确、开放的提问和反馈,能够更好地激发阅读兴趣,提示孩子注意倾听,让倾听过程更清晰有效,为梳理阅读脉络打下基础,将阅读活动逐步引向深入,达到提升理解能力的目标。
孩子能在家长一个个精彩的提问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获得倾听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兴趣等多方面提升。
(1)围绕主题提问,实现完整阅读
随意的提问,割裂了故事的完整性,剥夺孩子完整欣赏阅读材料,独立发现的权利。同时也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打乱了阅读本身的过程和目标。
其实,在孩子初次接触阅读材料之后,适当提出与主题联系紧密的问题就足够了。阅读中,家长应通过多次思考,学会根据目标和内涵,精心的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有用的问,没用的舍弃,使过程更紧凑,提问更具支持和引导作用,更加有益于孩子朝向目标有效发展。
(2)提出适宜问题,明确阅读目标
孩子要想成为流畅的阅读者,就必须具备阅读时的几种初步技能:反思、预期、质疑和假设。
在这种阅读能力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家长正确而有效的引导。孩子阅读读本的部分情节后,已经对阅读的内容有所理解,此时家长适宜的提问会引发孩子对余下情节的发展进行有效地预期。
这样的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比较快速地理解阅读内容。而假设是与想象联系在一起的,阅读过程中,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假设的机会,把阅读的部分空间留给孩子。
当然这种假设决不能是天马行空的,这就需要我们挖掘出恰当的“疑问点”去帮助孩子们假设、猜想。
举例4《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这个故事,猜想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是便便是谁拉的;二是小鼹鼠遇到的动物们会怎么样。
家长应该为孩子的猜想搭设支架。首先让孩子熟悉小鼹鼠遇到前两个动物的情节,随后交代还会遇到哪些动物,他们的便便是什么样的。
孩子们就会沿着家长铺设的隐形线路预期出小鼹鼠遇到的动物们都不是便便的“主人”,它们会怎样做、怎样说,故事情节会怎样发展。
这样的策略预备技能,将会对孩子未来的阅读和写作产生极好的作用。
(3)把握反馈方式,进行恰当回应
从某种意义上讲,家长是否能接住幼儿抛来的“球”,可以说决定阅读效果的成败。
当孩子回答正确时,家长应肯定正确的观点,进一步诱导追问他为什么这样想;当孩子回答不完整时,应梳理一定线索给予有效的启发;当孩子回答问题有困难时,家长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分解难度、化难为易”、“转换角度、另辟蹊径”、“适当提示、给予线索”等方法,而不是一味追问施加压力;当孩子回答错误时,家长可以艺术性地纠正孩子的错误观点,也可暂不予回应,让孩子在随后的环节中自行纠正错误观点,培养孩子在阅读中逐步地推理、分析,理解情节发展的合理性。(4)采用开放提问,促进思维内化
阅读中,有的作品中蕴含很多有利于孩子想象和理解的因素,家长要善于抓住这些价值,对孩子提出问题。孩子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理解地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
举例5《鳄鱼爱上长颈鹿》阅读的过程也是洗礼身心的过程,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或是阅读能力的一点提升,都不是通过一次阅读就能完全解决的。在思想上的获得有时是隐形的,并不一定要说出来,心理上的内部消化也是一种收获。
《鳄鱼爱上长颈鹿》这个故事,两位主人公互相为对方着想的是成人的深刻感受。不如另辟蹊径,采用开放式的提问,为孩子的理解留下空间。
阅读后,家长留给孩子一个问题——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孩子表达出自己对主题的理解:他们一起想办法创造了舒服的新家,他们共同努力很聪明。虽然,这离成人理解的深刻主题还有距离,但父母要依旧给予赞赏,给与孩子更多的空间去深入的理解。
3、“加工”画面,促进孩子理解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的画面或是画面中的一部分是最能促使孩子快速深入的理解故事内容的。家长可采用截取部分、适当放大、打破页面等方式突出画面,有时又会创造性的将孩子心中所想、所预期的画面呈现出来,帮助孩子在可视的图画支架下去深入理解。
举例6《小老鼠分果果》《小老鼠分果果》目标在于引导孩子细致观察画面,根据画面预测故事的发展,即“谁会来帮助小老鼠分果果”。
依据3~4岁孩子的特点,单纯的预测恐怕不能完成,家长需要创造性的在池塘、树林、洞口等几个场景角落中加入将要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孩子们只要细致观察就一定能够发现,他们比较容易的预测出角落中的小动物会来帮忙。
从而逐渐感受到画面中的每个元素都是有特殊意义的,都会影响情节的发展,这为他们逐渐养成细致观察画面的好习惯奠定了基础。
4、融入情景,让孩子主动参与
情境体验的方法无疑能够让孩子们的感受更加直接,理解更加深入。家长选择的绘本要贴近孩子生活,便于他们理解。为了引领孩子在阅读中有带入感,快速的理解人物的情感、心里、主题等,家长要经常运用多种方法引导孩子参与到绘本创设的情境中。
举例7《逃家小兔》《逃家小兔》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重点定位在通过孩子的表达来展现他们是否理解了故事深刻的主题。
为了调动孩子们的主动性,家长可以运用“融入情景、角色扮演”这一方法,和孩子分别扮演小兔和兔妈妈,自己创编对话。
我在和我闺女进行此创编的时候,她的兴趣很高涨,自己就说出了“如果你是衣服,我就是衣架,我要永远架着你。”“如果你是雨伞,我就是雨滴,永远落在你的身上。”等精彩的对话。
当孩子能说出这样的话时,就已经完全理解了兔妈妈对小兔那深深的爱,语言表达能力也获得了很大提升。这样的游戏法,能给孩子创设一个宽松的语言氛围,发挥主动性,达到很好的效果。
5、梳理线索,促进孩子体会主题
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家长要发现一些作品中蕴含着或明或暗的故事线索。对孩子来说,沿着线索的脉络阅读必然会引领他们直观深入的理解读本内容,提炼故事的线索也为孩子们今后的独立阅读及写作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举例8《糖巫婆和超级棒棒糖》《糖巫婆与超级棒棒糖》情节丰富,内涵深刻。故事中,糖巫婆从痛恨别人比她甜到主动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甜蜜经历了心情上的不断变化。
抓住这个特点,家长可以设计一张人物表情变化图,让孩子们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为糖巫婆在每一个情节处都贴上她的表情。于是糖巫婆从生气到哭再到笑,直观的展现了她从嫉妒到难过最后到开心的心情变化。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3~4岁孩子理解人物的心情,理解故事的主题。
举例9《母鸡萝丝去散步》《母鸡萝丝去散步》是一本经典的绘本图书,书中生动的画面,简洁的文字。为了帮助孩子梳理提升观察、思考、表达的条理性,家长可以将母鸡散步去过的地方设计成一条路线图,帮助孩子梳理母鸡散步去过的地方以及狐狸发生的事情,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的发生与发展。
阅读的难点在于孩子是否能够合理的安排故事的情节,这就需要孩子在充分了解每一幅图的内容之后,根据画面之间的联系来确定画面的先后顺序,这得使孩子更加深入地理解故事内容,为今后阅读中的推理、预测、反思能力,都做了很好的锻炼。
6、挖掘主题,选择孩子理解得了的内涵
许多绘本当中都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家长应在激发孩子们喜爱、乐学的动机后,逐步学会体验人物角色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引导他们感受读本所蕴含的人文、伦理等诸方面的意义,支持他们个性化的感悟其寓意。
很多绘本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值得大人去深刻体味的。孩子有孩子的想法,大人有大人的见解。以往阅读中家长总是以“我”为中心,以为我选择、我阅读就够了。如果在阅读中就把这些大人看出的哲理直接呈现给孩子,会造成孩子难以理解,甚至失去阅读兴趣。
举例10《兔子萝里》《兔子萝里》讲述一只短耳朵的兔子害怕自己被其他兔子嘲笑,就先去做狗,后又做熊,最后才知道其实同伴早就知道了他的缺陷而并没有在意。
成人读了之后感受到应该正确而全面的看待自己,对自己充满自信这个内涵,而让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