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汤晓燕/文盛锐/制图通讯员 徐雁清
健身卡办好没多久,健身房就关门了;说好手机换原装屏,但没用两天屏幕又坏了;只是想做个简单的美容,却被忽悠消费了上千元;上万元订购建材,却和展台宣传的不一样……
昨天,开发区市场监管分局公布了年消费数据。
去年,开发区投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投诉起,其中线下实体店投诉起,线上起,涉及食品安全、旅游合同、预付式消费、服务合同、安全保障义务及网络购物六大模块。
服务类投诉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美容美发、家电维修、住宿与餐饮;商品类消费投诉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化妆品、食品、装修。特别是美容美发类消费纠纷,几乎占到了整个投诉量的一半。
市场监管分局同时公布了年度消费维权部分典型案例,提醒消费者:消费前一定要理性。
今年,市场监管分局将继续加大商品抽检力度、加大重点侵权案件的查办力度,并提高消费维权综合能力、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消费教育,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市民朋友如果遇到侵权问题,可以拨打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消费维权。
案例一:痘痘检测成了祛痘理疗平白多付多元
市民黄女士来到沿江一家美容院,做了一项叫做“艾背痛”的肩颈按摩项目。服务员小刘告诉她,她的脸上有痘,需要给她检测一下。黄女士以为只是一个简单的检测,就同意了。小刘就出去了,两分钟后,进来另一个服务员小蓉。
小蓉什么都没说,在黄女士脸上涂东西。大概十分钟后,小蓉告诉她,祛痘已经做完,并且建议她一次性买一个疗程,效果会比较好,费用一共是元。
“我只是做个检测,怎么就成祛痘了?”黄女士有些懵,拒绝支付费用。小蓉瞬间变脸:不做整个疗程就要付单次,费用多元。在威逼利诱下,黄女士付了元办了4次祛痘卡。
之后两周,黄女士脸上的痘痘并没有少,怀疑那个祛痘有问题,不想再继续,就跟店里协商退钱。去了很多次,店家以各种理由推脱。无奈之下,黄女士投诉到白杨市场监管所。
在市场监管所工作人员的调解下,美容院工作人员在一星期后将三千多元费用退还给了黄女士。
提醒:消费者往往会被经营者的甜言蜜语哄得晕头转向,稀里糊涂接受了一些不必要的高价服务或预付高额款项,等清醒过来,已经来不及了。在接受美容美发服务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心态,慎重选择自己需要的服务,不要轻信花言巧语,在诱惑面前要坚决地说不。如果消费已经发生,记得尽量保留证据,有条件的话可以采取手机录音录像的方式。注意避免和不良商家正面冲突,可以及时拨打报警或者投诉。
案例二:元换的“原装屏”才用两天就坏了
陈先生几天前不小心把苹果手机的屏幕摔碎了。他去了家门口一家标有“苹果手机维修”的店铺进行维修。
店主告诉他,换上去的是原装屏,费用是元。没想到,修好才两天,手机就黑屏了,无法使用。这一次,他来到市区的苹果售后服务点进行检测。检测报告显示,黑屏是由于更换了非原装屏导致的。陈先生花了多元,更换了新的屏幕。
事后,陈先生拿着检测报告找到那家手机维修店,要求退还维修费用。不过,老板改了说法,称自己当时没说换原装屏,还说换这种屏幕是经过陈先生同意的,黑屏是使用不当造成的。两人争执不下,陈先生投诉到下沙市场监管所。
由于检测报告只说黑屏是由于安装非原装屏导致,并没有指出那块非原装屏有质量问题,而且陈先生没有索要相关维修凭证,他只好自认倒霉。
提醒:如果手机出现问题,消费者请凭发票和三包凭证到品牌手机指定的维修点进行维修。维修时,尽量让对方当着自己的面操作。要记得填好维修记录作为维修凭证,以便发生纠纷时更好地维权,切不可贪便宜图省事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案例三:买的是“实木复合地板”送到家的却是强化地板
近日,市民徐先生和装修经理一起去家博会选购实木复合地板。在其中一个展位上,他看中一款地板,再三和工作人员确认,地板的材质为实木复合。徐先生心满意足,当场支付元定金。之后,师傅上门测量,徐先生支付了余元尾款。
一个月后,地板到家,开始安装。安装完成后,徐先生去发现,安装的竟然是强化地板。
徐先生又找到当时摆这个展台的实体店,要求退货。经营者刘某态度很差,表示地板已经安装,无法退货。徐先生打了投诉,称自己遭受消费欺诈,要求经营者退货并退还元货款。
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可是,购货单据上只标注地板的品牌,并没有注明地板的型号、材质,徐先生也没有证据能够证明对方在展会上展出的是复合地板,所以,无法认定其为消费欺诈。
店主表示,既然徐先生对货品不满意,愿意在地板可以二次销售的前提下给予退货,并退回部分货款。徐先生不接受经营者提出的方案,表示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提醒:购买装修材料时,由于大多消费者没有购买装饰材料的经验,一些不法商家往往采取所售商品与样品不一致的欺诈手段,因此要到可靠的正规大商家去购买。在看样订货时,要货比三家,避免购买质次价高的产品。购买材料及装修时最好索要发票,并在发票清单上列明产品的材质、型号、数量等,确保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