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先自我介绍一下,尹智伟,年出生于湖南,湖南人大家都知道,吃的苦,霸得蛮,不怕死,耐得烦,我想我正是这样的人。年我初入社会打拼,年正式走向创业之路,从开始到现在近十年,说到工作,我都是扎扎实实兢兢业业,每一个阶段都感到如履薄冰。深知成功不易!所以更珍惜现在拥有,更愿意朝着目标努力奋斗!接下来我将从打工和创业两个方面详细介绍我这十年的工作经历:
一、成人,成事,成自己
刚入社会是一个网管,入职东莞东城IDC机房三个月后升职主管职位。在这期间主要是网络工程师,主要负责的是服务器环境搭建,安全,还有机柜的网络搭建。在这期间对网络集成应用有了一定的实践。老板也是看我这个小伙子愿意干事,把事情当成自己的来做。所以在这空缺岗位的同时,直接把我提到这个岗位。在这期间闲暇之余和几个互联网伙伴创建一个安全论坛叫90sec。就是所谓的hacker组织。
我自己主要是工具hacker。技术还不到家,哈哈!~这期间也算是为了国家出了把力,把漂亮国一些网站串改页面,还有一些机房给打挂了。现在仍有伙伴继续在安全前行坚持。论坛一直保留着。主要是针对webshell类的进行研究。这期间自己当时更是为了一口饭吃,把技术提升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奈何这两个技术岗位自身硬实力并不突出。所以下定决心走入网络营销岗位。自己更深入想过,自己的技术跳不出市场给的价值,就往营销方面转,这样走出来对路才会更宽。这个也能赚更多的钱。能够改善生活。
离职后,经过朋医院网络营销部门。前面进去应聘的是网管职位。当时想的很简单,有份工资然后偷学营销知识。哪怕身兼数职也无所谓。主要是来学习知识的。前期因为有安全这块经验,然后期间造就了医院在招安全维护。原因嘛,就不多说了!以前年轻不懂事。医院的总监一直在机房守着,守了有一个星期。哈哈哈哈,现在是我股东之一。
当年任职的总经理也就是我医疗里面的师傅,在休息时间拉我去喝茶。跟我谈人生的时候,说我如果只是这个技术创造不了太多价值,而且我也没资格跟他喝茶。于是我就称着这个机会多岗实践学习,包含了优化,外推,竞价,编辑,文案,网站策划这些。最终被安排去医院做总监。记得这个时候22岁左右。然后这个过程当中,自己参加了不少的线上培训。
感觉自己学习了1年左右的时间,知识面还是不够用。后面分配到集团下医院做负责人。这两个地方,我遇到了很多贵人,一个是黄总,老陈总,3个陈总。合肥项目是我医疗里面第一个从0到1的网络项目,期间在这个集团我学到了很多没有学到的东西。在广告运用,推广思路,做人哲学上面。真的是可以用一生受用来总结。结束了这个集团职业时间,后面去了百胜医疗,负责人左右的网络团队。最终自己选择退出医疗圈创业。这期间操作的项目全部起来,而且稳定。医院业内知名度还是可以。
这里面经历过职场里面的勾心斗角,体验过什么叫人心叵测。磨练出了一定的心性。用业绩踏出了一条职场路。但是也造就了自身锐气锋芒,并不懂得收敛。并没有培养出自己的一些亲信团队。没有给自己创业打下一个良性的基础。现在创业后,更会温柔对待社会,更会以真诚来对待每个人。真心换真心,才能换来真心!所以我更期望进入像28推这样的人脉圈学习,尤其是公益培训圈子并不是为了金钱而选择培训。但是教会了很多人生存技能。是可以在社会立足的。
二、修身,修性,修德行
第一次创业:
创业这个东西第一次基本是很快结束,原因是自己一腔热血,感觉以前在医疗里面认识的人多,人脉资源广。说白了就是加了一些行业群,仅此而已。。。用起来的时候,发广告群主还会踢人……这期间主要做的就是医疗广告资源创业(无本买卖,但是自己又拿不到核心价格)。
当时兜里是有几个钱。无视一切,感觉自己要创一番大事业。在无任何团队的情况下。一个人只身去了无锡。
第一件蠢的事情就是没有真正思索到位。自己到底要在哪个城市扎根。要做什么样的行业。就直接交了一年的房租费。后面呆了几个月就直接不要走了。现在想想都特傻特蠢。然后经过医疗朋友沟通去福州测试了一个项目也没成功。创业之路就草草结束了第一次。最终发现一句话,离开了一个平台,屁都不是。个人也最多只是平台的衍生品而已。一句话总结第一次创业,就是愚蠢至极。
这期间迷茫,每天都是浑浑噩噩。发现后面什么资源都没有。创业更是天方夜谭,还记得以前在无锡的时候,一个人走在古镇,仰望天空。询问自己现在到底能做什么?那种无助,那种空洞的眼神,至今回想都是五味杂陈。互联网经验丰富的人,找不到一个赚钱的路子。是多么可怕多么无助的事。这第一次的创业把自己在职场里面原来那些傲气,锐气打的是一点渣都没有。自己也庆幸有这样的经历。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还不知道是一个怎么样的目中无人的人。但是自己还是想创业,还是想成功。思索再三还是回炉深造。把姿态放好,把心态归零。
经过第一次的短暂创业后,我也看清了自己几斤几两。所以也想回炉一下,后面也是经过老大哥介绍,进入了瓷肌化妆品做负责人。这跳出医疗圈后,发现了新大陆。原来互联网还可以这么玩。而且做的体量这么大,幸好我在医疗的经验知识,在这个行业也是可以应用。我记得15年还是16年。当时瓷肌整个公司是18个亿的销售额,反正压力很大。每天都是加班加点搞。因为老板是“甩手掌柜”。财富已经自由。
我记得当时刚开始的时候,我自己和一个后勤,组件新团队打电话,招聘30人的时候,一个星期就把座机打欠费了。这组建新部门的时候可谓是辛苦。不亚于自己组建公司。这里面的成果我记忆最印象深刻的就是,美容院从原来的线上门诊几十就诊,第二个月升至多号。就诊成本基本无。也算是在没有任何推广费的情况上,针对现有资源的一种极致裂变成果。
(这里面很感谢瓷肌,虽然在我不是元老。但是从这公司我对互联网的理解,可以说是质的蜕变。我出来后也常说,感谢瓷肌也感谢老板。最印象深刻的就是老板还打算把她妹妹介绍给我做女朋友,哈哈!)
第二次创业:
从瓷肌离开后,朋友叫帮忙,是想拉我入伙,他们在杭州做b2c。我也提前说看先磨合几个月看是否合适。然后就又去了一下杭州一个朋友的公司做负责人,呆了几个月。体验了一下什么是杭州速度。然后发现自己还是按耐不住自己,最终还是想创业,创业过的人是停不下来的。那种感觉,是为了一个目标彻夜难眠。感觉自己有责任创业,必须的创业。也是想证明自己。因为自己打工先前还是赚了一些钱。买了房,老家也盖了小别野,给父母一笔钱,也买了辆代步车。家里人都安顿好了,于是开始励志创业(期间自己投资也有亏损。手里没啥钱。于是进行路演,拿了笔投资。我记得这个时候25岁)。
综合市场评估,开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