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比潘安”的潘帅哥是郑州中牟人
“貌比潘安”就是形容一个男子可比潘安华采俊姿。潘安是谁?美男啊!大多数朋友可能都会这么回答。但是要问潘安是哪里人,恐怕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潘安,名岳,字安仁,西晋文学家、*治家,河南中牟人。中牟,就是曹操战胜袁绍的官渡之战之所在。
潘安,美姿仪,佳文采,被誉为晋“第一美男”,居古代四大美男之首。潘安在文学上颇有成就,是西晋文学团体二十四友之首,名篇《籍田赋》《闲居赋》《秋兴赋》《沧海赋》《怀旧赋》《哀辞》等篇篇华彩,字字情深。尤其是《悼亡诗》开中国文学史悼亡题材之先河,历代推崇第一。钟嵘《诗品》言:“陆才如海,潘才如江”,所以和陆机并称“潘江陆海”。王勃的《滕王阁序》有“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句。《世说新语》载: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潘安乳名檀郎、檀奴,所以才华如江、连璧檀郎都是对潘美男的赞誉。
潘安在河阳当县令的时候,颇有*绩,为改善环境,结合当地地理气候环境,曾令全县遍植桃树,春风一度,百里花香,河阳一县花,尽是檀郎栽。浇花息讼甚得百姓遗爱,有桃花县令之谓,也是中国最早“花样美男”的出处,形容为人潇洒风流。河阳即现在的河南焦作孟州。
围绕潘安,还有一个传说。由于潘安妙有姿容,神态优雅,又是大才子,所以年轻时驾车上街,连老妇人都为之着迷,把水果往潘安车里丢。《语林》记载“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可见当时追星的粉丝比现在有过之而无不及,从老妇人的追捧看,甚至堪胜一筹。掷果盈车的成语即来自于此。
被誉为“中国园林之母”的苏州拙*园,就是借用潘安《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以此拙者之为*也。”之句取得。
才高八斗的曹植乃三国时期许昌的美才子
曹植字子建,为曹操第三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名满天下。虽则曹老爸祖籍是沛国谯县,但是曹植却是地道的许昌仔。
两晋南北朝时期,曹植被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后人因其文学造诣将他与曹操、曹丕合称“三曹”。就像宋代的苏轼、苏辙、苏洵父子三人合成“三苏”。曹操筑铜雀台,曹植赋登台,文压群雄。文学批评家钟嵘赞曰:“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并称其为品第最高的诗人。王士祯尝论汉魏以来两千年诗家堪称“仙才”者,惟曹植、李白、苏轼三人耳。谢灵运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的评价。曹子建才情横溢,卓尔不群,坦率自然,仪容庄重,服饰华丽,是一位才子加美男。
公元年,31岁的曹植被封为鄄城王,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诗人描摹了一位美丽多情女神的仙姿美态,把她作为自己美好理想的象征,寄托了对理想的倾心仰慕和追求。《洛神赋》乃文苑奇葩,可超越洛阳纸贵左思之《三都赋》。其章草《鹞雀赋》、画论《画赞序》分别在书法和画论中都堪称极品。中国本土梵呗相传曹植游鱼山时,闻空中天乐梵呗之声,美妙绝伦,意境深远,于是记录音节,撰文制音,作成了《太子颂》和《菩萨子颂》,遂合成汉曲梵音而制作梵呗之始。现在河南超化寺,梵呗音乐为镇寺之宝,梵呗非遗已经走出国门。
曹植文采为历代大家所推崇。吾更欣赏魏晋南北朝之陈琳所评:君侯高世之才,超山越海,龙骥所不敢追……。
在许昌在洛阳在鄄城在东阿,让我们追思才高八斗之陈思王。
许昌是汉末都城,三国为魏都之一。写过《胡茄十八拍》和《悲愤诗》的才女蔡文姬被曹操赎回后,曾定居许昌。明朝人陆时雍评价文姬说:才气英英,读《胡茄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粒自飞,激烈怀抱。后来也就有了影响巨大的《蔡文姬》《文姬归汉》之电影戏曲。有的说曹操倾慕其才,但是赎回后为啥又把她嫁给董祀,恐怕只有曹操自己能说清楚啦。曹植、杜甫五言诗均受其影响,才气压过卓文君。
《桃花扇》的故事在商丘,太康三谢,还有丹阳范蠡
《桃花扇》的故事各位看官一定熟悉啦,但是你可能不知道主角侯方域李香君的故居壮悔堂藏在归德城里吧?侯是明末清初散文大家和明末四公子之一,老家归德府。崇祯年间,年方十六的李香君和侯公子一见倾心,曾与公子在商丘西园翡翠楼鱼水情深、琴瑟和谐生活八年。侯著有《壮悔堂文集》十卷和思念香君的代表作《李姬传》。
太康三谢,一是东晋文学家、*治家、*事家谢玄,代表作有《疾笃上疏》《与姊书》《与兄书》《与妇书》等;二是谢玄的姐姐,东晋女诗人谢道韫,王羲之之儿媳,咏絮之才的大才女。三是孙子谢灵运,诗人、文学家、旅行家,名气大过乃祖。河南太康,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地方,夏即有名。
范蠡西施的故事大家耳能详述,二人的老家、故事、仙游之地位于楚国的都城丹阳,丹阳也是大诗人屈原行吟之处,就是当今之南阳淅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