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爱美人士
开始尝试医疗美容
美容院也纷纷推出新项目、低价格来吸引顾客
但随之而来的美容行业乱象层出不穷
黑美容店导致毁容事件屡屡发生
好消息来啦!
5月27日,记者从市卫生监督局获悉,为进一步打击医疗美容市场乱象,从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美容乱象整治专项行动,对美容医疗机构发布虚夸宣传广告、虚增服务项目且收取费用、虚构名医或专家坐诊等行为进行重点检查,严厉打击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等无证行医行为。
整治对象
此次整治对象为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美容科,医院、门诊部、诊所,生活美容机构,非法开展医疗美容的机构及人员。
重点检查
美容医疗机构内各类违法违规执业行为,包括发布未经审批的广告或不按审批内容发布虚夸甚至虚假宣传广告;
虚增服务项目(其实没有提供该项服务)且收取费用,涉嫌欺诈性收费;
将常规诊疗项目换名包装成高新奇特项目;
有租赁、借用、挂证注册《医师执业证书》等行为;
虚构名医或专家坐诊;提供夸大病情的虚假诊断和虚假辅助诊断报告。
不规范使用注射用A型肉**素、胶原蛋白、透明质酸钠等相关药品或医用材料和医疗器械等;
机构资质及主诊医师、医师、护士等资质和执业注册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机构超出执业登记范围和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使用无相应资质的人员从事相应专业医疗技术工作或医疗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非本专业(本专科)的医疗服务;
不书写病历文书或制作虚假病历文书等行为。
网络配图严厉打击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等无证行医行为,重点检查生活美容机构以及在酒店、会所、写字楼、集贸市场、居民区等公共场所擅自开展医疗美容行为。
主要包括非医疗机构未取得相应资质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
无医师资质的个人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
医师到非医疗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服务的行为;
非法购进和使用药品和医疗器械等,在非医疗机构擅自开展注射美容、激光美容、手术整形美容等具有创伤性或侵入性的医疗服务等行为。
网络配图所有的美容医医院医疗美容科室要张贴“医疗美容防欺诈风险告知书”,公布该机构或医疗美容科室的执业范围、执业医师资质、医疗美容技术准入等信息。对擅自撕毁、清除告知书的机构,将作为下一步重点暗访检查单位。
相关链接
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
美容医疗机构必须经卫生行*部门登记注册并获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方可开展执业活动。
从事医疗美容护理工作的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具有护士资格,并经护士注册机